健康发展的经营模式
中马走的是“发展大集团,做强小企业”的经营模式,将社会上能做的简单工艺尽可能外放,掌握关键的高、精、尖技术核心,加强总装调试、检测、研发等公共资源的建设,以“四两拔千斤”的灵活经营,发挥对外协企业的整合优化、转接风险,来盘活集团资本经营,达到风雨同舟、共创同享,确立走“专业化、低成本、精益生产”的发展之路。
《进化论》指出: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,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,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,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。2002年起,公司董事长吴良行提出创建“哑铃”管理模式,并通过机构改革和重组,加快企业管理模式由“橄榄型”向“哑铃型”转变,初步形成了销售、服务和科研、开发“两头大”,生产制造环节“中间小”的“哑铃型”管理模式,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。
以前,中马实行的是两头小(科研、开发和销售、服务),中间大(生产制造)的“橄榄型”资产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,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,这种被动式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地显理出来,影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。为此,公司吴良行董事长前瞻性地提出管理模式从“橄榄型”向“哑铃型”管理转变的重大意义,讲述中马为什么从“橄榄型”向“哑铃型”转变,公司下下形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销售是中马发展根本前提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。在转型过程中,中马扩大销售队伍,加大销售服务,把一批具有大中专、本科以上学历、政治素质强的干部充实到了销售和研发队伍中,并对其进行了强化培训。同时,进一步细化市场开发市场有功人员,使销售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龙头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。在营销创新上,中马积极推进营销国际化,化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,创新营销举措,建立国际营销网络,完善服务标准,倡导个性文化、差异化服务,努力构筑与配套商、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文化营销与品牌营销相得益彰。
系统全面的战略规划
未来五年,中马的发展战略是“在调整中发展,在发展中提升”。坚持“老市场寸土不让,新市场寸土必争”,在营销网络上占得先机:从汽车变速器入手,在加快加大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,拓展国际贸易,使园林机械对外销售达到100%,再迂回拉动摩托车和汽车齿轮等基础项目。充分利用欠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当地工业基础,以及能源优势,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,实现“多点开花”的竞争局面。
企业真正的转型,真正的战略调整的目的,就是要把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到高端的利润区中。这个利润区在任何产业中都有三个典型的特征:一是技术,二是品牌,三是整体行业的领导地位。有了其中一项,企业就可以发展;有了其中二项,企业就使进入者难以竞争;有了全部三项,就是世界级的企业。发达国家之所以富有,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、勤劳,而是因为他们的企业都转到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。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相对贫穷,是因为它的企业大都在行业价值链的下端,都在为别人的战略目标服务。转型做一个专业化的,有技术,有品牌,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。中马人正以世界的视野,开放的心态和改革的决心,努力改变现状,走上“创世界名牌,为全球服务”的发展道路。未来的五年,将是中马飞跃发展的五年。预计2010年将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,解决就业人口3000人。这不仅仅是勾画和描绘“中马机械”新的发展蓝图,最重要的是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继续坚持走科技兴企和战略管理之路,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,推动和促进“中马机械”乃至中国机械走向世界机械加工行业的最前列。
(——请继续关注下期连载) |